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Level2破解mpv

通达信首席财经破解版1.21

[复制链接]

【通达信超赢版破解】《中国去年经济数据振奋全球,今年预期依旧乐观、有利股市! 》鉴于重磅经济数据带来的利好,即便短期A股在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落袋为安、持币过节情绪升温,但总体上,我们对节后以及一季度的中线行情仍持相对乐观态度。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尤其是,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10276美元,跨上1万美元台阶。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消息引发国际舆论热议。并且率先让上周五(17日)的海外市场亢奋了!另外,2019年12月份的数据明显改善,也显示出经济指标有企稳好转的迹象。我们认为,这同样有助于稳固节后乃至一季度的行情预期。

更让人感到放心的是,与季度GDP同时公布的2019年12月经济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出人意料地加速(12月中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9%,11月的涨幅还只有6.2%);零售额则稳步增长(11月和12月零售业分别同比增长8%);12月份外贸数据同样创出新高。这都表明经济状况在年底出现回升,就连一些西方观察家也对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持乐观态度。

再考虑到,中美两国已经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贸协议,这被认为仍将有益于促进今年的经济增长。我们注意到,虽然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订,但中国决策层并没有因此而改变逐渐降低对美国贸易依赖的打算,而在继续强化全球多边贸易的策略。




                                           热点聚焦
                 



中国去年经济数据振奋全球,今年预期依旧乐观、有利股市!                  
                                 
【博览财经分析】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10276美元,跨上1万美元台阶。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消息引发国际舆论热议。并且率先让上周五(17日)的海外市场亢奋了!另外,2019年12月份的数据明显改善,也显示出经济指标有企稳好转的迹象。
我们认为,这同样有助于稳固A股节后乃至一季度的行情预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90865亿元人民币,增长了6.1%,稳居世界第二位。从而实现了2019年两会政府报告设定的增长6%至6.5%的目标。而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0%,符合预期,与三季度的增速持平——分析指出,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及贸易环境严重恶化,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复杂性、长期性带来的挑战,这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报告也定性指出: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外媒也称,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让投资者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相对健康状况感到放心。这表明尽管处于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中国仍是世界经济最强劲的火车头。
尤其是,中国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不仅让国人振奋,海外舆论也是倍加赞赏。数据显示,2018年人均GDP过万美元经济体人口约15亿。中国人均GDP的突破,让全球加入这一行列人口达近30亿。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对比表示,这是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的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许伟表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规模更大,塑造更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发展环境的能力增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更加巩固。14亿人口的巨大国内市场,也为世界各国拓展商机提供了重要机遇。
不过,按照联合国目前的划分标准,中国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1980年,中国人均GDP约30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3%;2019年,按照现价美元估算,中国人均GDP大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所以,成绩可喜但我们仍需努力。
更让人感到放心的是,与季度GDP同时公布的2019年12月经济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出人意料地加速(12月中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9%,11月的涨幅还只有6.2%);零售额则稳步增长(11月和12月零售业分别同比增长8%);12月份外贸数据同样创出新高。这都表明经济状况在年底出现回升,就连一些西方观察家也对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持乐观态度。
比如《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经济在2020年看起来会走得更平稳。其指出,一年之间,天翻地覆。在2019年到来前,中国经济受到贸易紧张局势的冲击。但一年后,中国出口商利润开始回升,劳动力市场也趋于稳定。报道称,在贸易休战之前,由于全球电子工业回暖,中国的出口部门就已经开始复苏——这方面的最佳证据是,在轻工业盈利能力提高几个月后,投资出现反弹。
特别令人鼓舞的是,投资似乎主要集中于出口导向型私营制造业公司,而不是基础设施或重工业。计算机和电子制造领域的投资在2019年12月加速。制造业整体投资和私营部门投资都出现了增长。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在度过2019年之后明显处于上升趋势,这有助于就业市场的复苏。可靠的数据显示,私营部门和制造业处于2018年年中以来的最佳状态。
再考虑到,中美两国已经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贸协议——虽然接下来第二三阶段的贸易谈判必定会更加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贸易战的预期升级——这被认为仍将有益于促进今年的经济增长。
美联社预测认为,中美贸易战休战可能有助于恢复消费和商业活动。
私营部门的经济学家说,2019年12月经济活动的改善表明,紧张局势降温可能将鼓励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消费和投资。
彭博新闻社指出,上周与美国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加上全球需求复苏,提升了2020年中国工厂和出口商的前景。
IHS马基特公司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受益于与美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以及政府货币与财政刺激措施的持续积极影响,2020年中国经济预计将持续健康增长。
另据《华尔街日报》文章称,接受其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缓和,2020年企业投资将增加。58%的经济学家预计企业投资有所增长,9%预计将大幅增加。约五分之一的经济学家预计企业支出停滞不前,12%预计今年的企业投资将出现下降。
总之,主要的海外财经分析机构还指出,2020年中国经济依然可以谨慎乐观。
反而是中国国内的主流媒体自己一直在谨慎地强调2020年经济下行风险相比2019年可能更大。
比如,大华银行集团经济学家陈浩伟分析称:年度数据和我们预期的一样。第二产业似乎正在企稳,但人们对第三产业的担忧有所增加。因为第三产业实际上推动了2019年大部分时间的增长,并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增长动力。所以,2020年国内经济前景的一个关键风险是,私人消费是否会出现疲软。如果我们看到零售销售失去势头,那将令人担忧,因为目前私人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实际上,我们注意到,虽然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订,但中国决策层并没有因此而改变逐渐降低对美国贸易依赖的打算,而在继续强化全球多边贸易的策略。
比如,中国已在去年末宣布下调美元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以便降低受美国及美元波动的影响;
比如,根据最新的外贸数据,2019年以人民币计算的中美贸易额减少了11.1%。2019年,美国被东盟赶超,降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正通过利用一带一路、国际进出口博览会、多边自贸协定等战略,用增加其他国家的外贸数据来对冲对美贸易的下降。
同时,中国正加速驶入新贸易规则时代。也就是,一方面提高贸易质量。另一方面,推动并适应以区域自贸协定为主导的区域贸易网络作为新一轮推动全球化的主导性力量,是中国当前及未来发展战略。
为了提高贸易质量,中国在1月初已出台《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2020年之后的未来几年中国外贸的转型给出具体方向: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服务贸易、扩展贸易伙伴朋友圈,多元化发展将成中国外贸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要求。
分析指出,中国新一轮开放将具有三大主要特征:自主开放、全面开放和制度型开放。即:
从开放的范围看,中国本轮开放是贸易与投资、产业与市场全面开放;
从区域看,是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陆的全域开放,全方位辐射型的中国对外开放布局已经跃然纸上;
在制度型开放方面,既在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通过竞争中性规则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而在区域自贸协议方面,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到与东盟签订自贸协议,一带一路等等,中国正在越来越积极地融入甚至主导不同区域加速签订自贸协定。
分析认为,这既是顺应中国内部经济发展阶段转变下,中国外贸结构调整的要求,也是应对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利工具。
而鉴于国际经贸规则中的“边境”规则向“边境内”规则转移,逐步涵盖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后边境规则,这也意味着中国需要在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和竞争政策、国企改革等领域全方位加大改革开放和执行力度。
这既给2020年的中国经济和外贸形势带来新的挑战,但也蕴藏着新的股市机会。
事实上,在股市层面,中美两国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贸协议、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也振奋了上周五的海外股市,欧美股市17日均创下新高。
当日,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在17日连续第四天上涨,涨幅为1%。巴黎的CAC-40指数上涨1%,法兰克福对贸易比较敏感的DAX指数上涨0.7%。
英国CMC市场公司的分析师戴维·马登说:“中国发布的经济报告大体上是积极可喜的,这提振了全球的信心。”
华尔街股市攀上新高峰,标普500指数上涨0.4%,前一天该指数首次收于3300点以上。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中有10个表现良好,尤其是通信服务、公用事业和技术股。也就是说,美国三大股指均创下2019年8月以来的最高周涨幅。标普500指数本周上涨2%。
在中国公布2019年经济数据后,亚洲市场也有所上涨。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6%,A股沪深300指数上涨0.1%。沪深300指数自2019年12月以来已经上涨了8.5%。
拉长周期来看,统计显示,除了本月初美国暗杀伊朗高级指挥官造成短暂影响之外,2020年伊始,市场在2019年末反弹的基础上呈现强劲势头。推动因素包括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以及多个经济体有好转迹象、利率下调、政府采取刺激措施、英国脱欧之忧缓解。多家公司有望发布喜人的财报,这意味着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行情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希望。
总之,鉴于重磅经济数据带来的利好,即便短期A股在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落袋为安、持币过节情绪升温,但总体上,我们对节后以及一季度的中线行情仍持相对乐观态度。


                        

贸易协议签约倒计时!中国外贸创新高增强淡定!                 
                                 
【博览财经分析】美中两国宣布将于近期在华盛顿举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字仪式。美国将取消一部分制裁性关税。这也是特朗普政府从2018年7月提高对华关税以来首次采取缓和措施。
按照之前官方公布的行程(商务部之前宣布刘鹤副总理在13日-15日赴美签约),分析指出,协议文本的具体内容成为焦点。但疑惑的是,协议的确切内容没有透露。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说,他预计,该协议将在签署后对外公布。
所以,今天会否宣布签约消息或者再起变数?无论对美股还是A股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天。如果最迟在美国时间15日晚(北京时间16日凌晨)能确认签约消息,无疑对美股和A股都是利好,而如果再次出现爽约或其他变数则无疑是重大利空。当然我们依然强调,相对而言,A股对贸易协议签不签的负面预期担忧已经远远弱于美股的敏感程度了。
回顾双方在第一阶段谈判的进程,美国政府在去年12月13日宣布,与中国政府就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共识,暂不执行原本定于当月15日发起的第四轮对华关税制裁的剩余部分。此外还宣布,已于去年9月实施的第四轮制裁涉及的约12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关税税率也从15%降至7.5%。虽然成果有限,但可以说双方朝着缓和对立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环球时报的评价比较战略而中肯。其认为,作为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促进贸易和重新定义市场公平的协议,这个协议如果能够得到落实,中美还能在此基础上达成全面经贸协议,那么21世纪上半叶与20世纪下半叶的区别就有了比较清晰的眉目。
不过,从近期中美各自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表现来看,显然持续近两年的贸易争端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变得越来越重——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盘点了贸易战对美国关键行业的影响。文章指出,美国农民受到沉重打击,汽车零部件、家具和机械的进口商也咽下了惩罚性关税的苦果。这似乎也反映了美方为什么愿意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而与之相反,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小。我们越来越淡定自信,对于美方的各种作妖之举都已经举重若轻,无论是打持久战还是签约之后继续博弈,我们都有应对预案——14日,海关总署公布了最新进出口数据,2019年12月,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下月度历史峰值。同时,全年进出口、出口、进口也均创历史新高。这都显示,中国外贸已完全无惧贸易摩擦影响。跟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仍要提醒注意的是,即便协议的签署能让贸易战暂时没有了激化的风险,但未来美中两国的前路依然荆棘密布——对股市而言,我们在年初的展望中就多次强调过,贸易仍是A股外部最大变因,且负面频率更高因为这届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是把我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在极度的“美国优先、单边主义”思维下,对我国是以长期的防范、围堵为政策核心。
从特朗普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谈判以来的骚操作来看,他把一个本来应该是在共识达成后,就在较短时间内、较少步骤内就应该能完成的协议签署过程,硬生生分解成了“达成共识-继续通话磋商-博弈、反复无常施压-达成协议文本一致”等多个非常细致的分解动作,且在每一个分解动作中都是极尽极限施压、妄图利益最大化之能事。其从始至终都是把贸易协议的签署与否,作为他推特治国、推涨美股、制造经济政绩、为2020大选造势,以及缓解国内弹劾对他的压力等等一系列利益诉求的最大化来干的。在这一大背景下,即便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也并不代表双方问题的终结,斗争将是趋于长期化的。
而连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样最容易达成共识、利益冲突最小的部分,都如此的一波三折,可想而知,今年在进入第二、三阶段贸易谈判时,双方的共识必定会越来越少、分歧会越来越大,要达成协议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需时间周期会越来越长,谈判中间的反反复复也会频率更高。尤其一个关键的难题是,针对华为、海康威视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禁令,不仅均不在第一阶段的协议中。且在2019年末通过的美国《2020年国防经费授权法案》被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也就意味着,中美在第二、三阶段谈判中必定会谈到的关于中企禁令解禁,恐怕非常难达成共识。
当然,我们也提示了:好的一面是,今年A股投资者会对贸易因素这一旧闻也会更加麻木淡定,其影响权重会相对继续递减。另外,一旦出现超预期达成共识或协议的利好消息,对股市的短线正面催化也会更强烈!但毕竟这种超预期乐观的情况出现的频率比负面预期的会低很多。
可以看到,连美国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近期都在渲染美国经济正在咽下挑起贸易战的苦果。其文章指出,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正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6大冲击。
其一,美国农民受冲击最大,因为中国基本停止了采购大豆等美国主要出口商品。在截至2019年4月的12个月中,美国对华农产品年出口额从近年来的近250亿美元猛跌至不足70亿美元。
美国政府向农民提供的援助达到280亿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些损失。美国农业部估计,2019年,援助资金将占美国农业收入的三分之一。
农民们还担心,他们之前努力与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关系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其二,通货膨胀和物价。自2017年以来,受关税影响的一篮子商品(包括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和家具)价格上升了约3%,而核心商品的价格却下降了约1%。不过,总体通胀保持稳定,总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2%
虽然特朗普总统常常号称中国将支付这些关税,但实际上这些关税是由美国进口商支付的。哈佛大学教授、研究通胀问题的著名专家卡瓦洛的研究表明,进口商为这些被征收了关税的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增加了,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商没有降价,也没有通过货币贬值来抵消关税。卡瓦洛说:“负担主要落在美国进口商身上,因为中国出口商没有降低以美元计价的口岸价格,而美国进口商及零售商选择不将大部分额外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其三,导致对美投资大幅减少。外国直接投资在2018年初几乎停止,2019年中再度陷入疲软。
2019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外国对美投资总额减少,包括建设新工厂或为这些工厂购买设备等。
代表跨境投资公司的美国国际投资组织主席南希·麦克勒农说,总的来说,国际公司对在美投资更加迟疑,“这是个坏消息,尤其是考虑到国际公司雇用了美国20%的制造业工人、生产了美国25%的出口商品”。
其四,就业增速放缓。尤其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增长就一直在下滑。
在全球贸易和投资放缓的背景下,美国和中国的工厂都受到了损失。全世界的工业活动都在下滑,美国工厂一直是一个薄弱点。在10日公布的就业报告中,美国劳工部指出,美国制造业去年12月裁员1.2万人。
但大多数美国人是在与贸易战无关的行业里工作,美国就业岗位的增加一直受专业化服务、休闲以及医疗保健等行业的推动。
其五,美国经济增长放缓。2018年初,在实现了3%的经济增长率后,特朗普政府获得了胜利。但是,随着贸易战的继续,美国经济没有强劲到需要加息,于是政府开始恳求美联储降息以提振经济。美联储已经三次降息。即便如此,经济增速还是降至2%。不过尽管遭遇挫折,美国仍然远远没有陷入衰退。
其他因素也导致美国经济放缓。2017年税收改革带来的提振作用开始减退。欧洲和中国的经济面临长期的人口挑战。阿根廷和土耳其等主要新兴市场经历了货币危机,拖累了全球增长。总的来说,2019年是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最糟的一年。
其六,全球GDP增速预期谨慎。2019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牛津经济咨询社的达科估计,如果没有贸易战,美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6%,全球经济增长率约为2.9%。
到底损失是多少,现在还无法确定,因为谁都不知道:如果没有贸易战,会有多少家工厂开张,有多少投资会实现,或者中国可能需要从美国那里购买多少吨大豆。
世界银行全球宏观经济展望部门的负责人艾汉·柯塞说:“我们了解到的一点是:这不仅仅是关税以及关税有多高的问题,这是一种不确定性。对话进展如何将对不确定性产生巨大影响,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始终是不可预测的。”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外贸已完全无惧贸易摩擦影响,12月份,中国进出口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出口1.67万亿元,增长9%;进口1.34万亿元,增长17.7%。均创出历史峰值。
2019年全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对于12月份数据的创纪录表现,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负责人黄国华解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2019年11月以来,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扩张,带动了部分原材料和能源产品进口增加。比如,12月份铁矿砂、铜矿砂、成品油进口量分别增加了17.2%、31.9%和10%,推高了进口规模。
第二,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影响,部分大宗商品进口均价上涨。比如,12月份的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了18%,在进口量增加17.2%的情况下,推动整个进口增长了1.5个百分点。
第三,中美经贸磋商释放了积极信号,企业信心上升。12月份,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出口分别增长26.1%、22.7%和14.2%。海关总署每月对3000家外贸企业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其中11月和12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对未来两到三个月出口形势表示乐观的企业数量在增加,12月份增加的数量达到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2018年12月份中国进出口是下降的,下降1.4%。换句话说,2018年12月份的同比基数比较低,2019年12月份外贸具有恢复性增长的性质。
从去年全年来看:一是中国进出口规模逐季攀升。2019年一至四季度进出口值分别为7.03、7.68、8.26、8.59万亿元。12月份进出口3.01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为12.7%。其中,出口1.67万亿元,增长9%;进口1.34万亿元,增长17.7%。当月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下月度历史峰值。
二是主要贸易伙伴位次发生变化,东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中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4.86万亿元,增长8%;东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增长14.1%;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10.7%;对第四大贸易伙伴日本进出口2.17万亿元,增长0.4%。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27万亿元,增长10.8%,高出整体增速7.4个百分点。
这都显示,中国外贸通过调整贸易重心和产品重心,已完全无惧贸易摩擦影响,跟美国经济形成鲜明对比。
所以,最后还是要重温这句话——
中国驻美大使:协议签署有利于双方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当地时间1月8日在美国中国总商会年度晚宴上讲话时表示,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整个世界。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官网消息,崔天凯在讲话时说,中美已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事实证明,中美两国之间只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坚持对话协商,就能达成互利共赢的结果。在当前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达成这一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整个世界。
中国大使指出,互利共赢始终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没有也不会改变。只要双方牢牢把握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彼此尊严、主权、核心利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崔天凯强调,过去40多年来,中美关系从不缺少风雨和艰险,而两国关系真正的韧性就在于,双方能够直面挑战,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他表示,希望新一年中美关系坚持正确的方向,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


                                 
                                           决策参考
                 



明显加仓:信息技术板块获“冠军基金”大手笔增持                 
                                 
【博览财经分析】在近期的“爆款基金”发行潮当中,科技板块已成为新发基金的重点关注猎对象,目前确定资金涌入超过百亿元。从被动产品来看,华夏基金、广发基金旗下的芯片ETF、银华基金旗下的中证5GETF均结束募集,合计募集金额近百亿元;从主动产品来看,今年已经结束募集的权益基金中,有4只基金名称中明确含有“科技”两字,发行总规模超过120亿元。
去年公募基金业绩冠军,广发基金公司的刘格菘管理的基金持仓结构,基本上还是以医药、科技、电子行业的个股为主。刘格菘在广发小盘成长的四季报中表示,看好科技行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因此维持了组合的较高仓位配置。
虽然上周两市横盘调整,但难以阻止科技股的疯狂,科技类主题基金净值也水涨船高——上周超七成基金上涨。
博览财经注意到,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超七成上涨;分级基金超六成上涨;ETF涨跌参半;增强指数基金超六成上涨;QDII基金涨跌参半;混合型FOF超九成上涨,仅四只下跌;债券基金超八成上涨;货币基金收益率较上上周明显下降。
从已经公布的基金2019年四季报显示,整体来看,公募基金四季度采取了加仓策略
从加仓公司所属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板块得到大多数基金的认可,增持金额亦位居前列。
统计显示,有30家公司基金持股增仓对应市值超过亿元,其中东华软件增仓市值最高,超过7亿元,紫金矿业、兆易创新、迈瑞医疗、天齐锂业、工业富联、宁波银行等公司增仓市值亦超过3亿元。
随着公募基金2019年四季报陆续出炉,从基金经理观点和重仓股变动情况看,科技创新、科创板公司依然是最关注的布局主线,新能源汽车板块也得到了大举加仓。据统计,截至1月17日,已披露的公募基金2019年四季报中,有66家科创板企业,公募基金的持仓总市值达21.43亿元
其中,金山办公为公募基金四季报第一大重仓股,持仓总市值约为6.23亿元,占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为5.75%;另有6家科创板企业获公募基金的持仓市值超1亿元。科创板首家突破千亿元市值的企业中微公司,出现了7只公募基金的身影。
数据显示,中微公司自新年以来累计涨幅达到85%,高居科创板首位(剔除年内上市的次新股)。中银国际证券日前发布研报表示,预计公司来自本土半导体存储厂的刻蚀设备订单有望在2020年至2021年爆发。
……
去年公募基金业绩冠军,广发基金公司的刘格菘共管理6只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有4只的全年收益率超过90%。整体来看其管理的基金持仓结构,基本上还是以医药、科技、电子行业的个股为主
刘格菘在广发小盘成长的四季报中表示,看好科技行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因此维持了组合的较高仓位配置。
从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有5只属于国产芯片概念股。不过,2019年四季度,刘格菘对芯片股的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
具体来看,兆易创新、中兴通新进前十大重仓股,紫光国微、华天科技退出前十大重仓股;同时,加仓三安光电、通富微电,减持了圣邦股份。
刘格菘在广发多元新兴股票的季报中表示,“科技创新行业仍然是2020年景气度最确定的方向之一,部分细分行业有望从2020年Q1开始业绩加速,因此基金在(2019年)四季度对组合仓位的调整不大,维持了对科技成长行业的重点配置。”
另外,在广发创新升级季报中,他同样指出,“2019年四季度,A股市场虽然出现了较大幅度震荡,但考虑到科技成长行业在中长期仍有较大投资潜力,在行业配置上,继续重点配置医药服务和科技创新等成长行业,并增加了对新能源产业链的配置。”
东方红睿丰基金经理林鹏表示,去年四季度加仓了长期发展空间较大的信息产业、传媒游戏产业的持仓比例
国泰估值优势基金经理杨飞表示,布局方向集中在泛科技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泛科技领域包括5G下的云计算产业链、科技国产替代、CRO产业链等。
国投瑞银新兴产业基金经理孙文龙表示,沿着产业变迁和消费升级优选赛道,主要配置在新能源、电子等行业。
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韩浩、杜晓安表示,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细分子行业龙头集中的上证50权重板块,随着科创板的推进,适时增加受益于科创板的自主可控、先进制造、计算机、新能源等板块配置。
……
众所周知,2019年最赚钱的产品,大部分是科技主题基金。2020年科技股行情也不错,券商研报几乎都看好科技板块。有“科技股冠军”之称的刘格菘近日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比较看好2020年科技股整体的表现——本轮科技行情以自主可控为核心,叠加5G换机需求增长带来行业景气度的提升,预计2020年、2021年科技股龙头公司的业绩会快速增长。如果说2019年只是科技股表现的元年,那么2020年将是业绩落地大年。这轮科技股行情不会昙花一现。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科技板块受政策利好开始表现强劲。而在此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当中,国内投资者普遍认同未来国际性产业转移和较为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由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必然。因此,由备受关注的5G产业带动的科技产业周期的开启,叠加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科技板块在未来大概率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经济企稳:多数公募基金坚守“阶段性的进攻机会”                 
                                 
【博览财经分析】尽管春节前后股市涨跌有一些统计学规律,但短期股市涨跌是无法判断的。因此,笼统的说持币还是持股过节是不准确的。对春节前的市场走势,笔者倾向于认为,从短中期看,主板还没有调整结束,中小板还有可能跟随调整,但从中长期看,虽然短期涨幅巨大,但科技股的“大行情”尚未结束。
博览财经要强调的是,持股还是持币需要根据投资者资金的时间属性和投资品种的风险属性来确定。当前情况下,如果是长线资金,且投资品种价值属性突出,譬如低估值核心资产,可以选择持股。通常情况下较长休市时间会增加持股风险,部分短期资金有节前减仓习惯,加上今年已有一定涨幅的春躁行情,不排除节前市场调整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调查显示,公募基金经理普遍反应目前仓位比较高:来自天风证券基金风格配置监控的周报显示,截至2020年1月10 日,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 90.5%,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 87.3%。其它券商数据也显示了类似的基金高仓位数据。国金证券1月13日公布的量化分析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整体突破九成仓位。
而来自私募排排网近期调查结果显示,86%的私募基金经理赞成持股过节,认为宏观经济触底、流动性宽松等因素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仅有14%的私募基金经理赞成持币过节,认为解禁压力、市场缺乏持续资金流入、成长型大市值公司估值过高等因素会成为市场潜在风险。
博览财经注意到,从公募基金2019年四季报中披露的观点看,基金经理对后市依然乐观,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环境在逐步改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降低,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步提升
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韩浩、杜晓安表示,当前宏观经济有望继续回暖,外部利空因素缓和,A股可能迎来阶段性的进攻机会。
基本面数据趋稳,11月经济数据已显示基本面开始企稳,1月17日统计局公布19年4季度的经济数据进一步印证这一趋势,整体看19年4季度经济量平价涨,4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6.0%,较3季度低位持平,名义GDP增速回升到9.6%。高频数据看12月工业增速回升至6.9%,创8个月新高,投资稳中趋升12月投资累计增速回升至5.4%,当月增速创新高至11.8%。12月社消零售增速、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分别稳定在8.0%、4.4%出口方面12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7.6%,较11月-1.3%改善明显。整体看11、12月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均出现向好迹象,经济逐步企稳中。
基本面的回暖,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政策面的呵护”——
在日前的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克强总理强调,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社会预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动能成长壮大,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19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宏观政策基调偏暖,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1月16日央行公布19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进一步印证货币政策偏暖环境:12月新增社融2.1万亿元,预期1.6万亿元,12月M2同比8.7%,较11月8.2%明显上升。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发力迹象明显,19年11月27日财政部预算司发布消息,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限额1万亿元。根据梳理截至1月16日,地方债已发行5069亿。另外诸多省份已披露债券发行资料,待发行的规模为2780亿。
……
某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我自己和周围朋友交流下来,现在普遍仓位都比较高。这是因为流动性改善、基本面边际企稳、政策整体积极等提升风险偏好的因素仍成立,总体而言市场风险可控。所以没有大幅减仓的理由。过年前可能交易清淡些,谨慎的做法也仅仅是“把仓位稍微控制一下”。但从宏观来角度看,宽松货币环境+产业升级将有力催生成长股的长期牛市,诸多基金仍然重点看好5G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医药行业等。比如5G规模商用开启,流量和应用形式的爆发,会使相关应用和硬件受益,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终端需求修复将带动产业链景气度向上。医药板块短期或因为高估值而有整固,但长期空间大,成长性依然显著,高壁垒、高临床价值、高性价比的药品依然是未来鼓励的方向,可以以时间换空间。


                                 
                                           焦点透视
                 



如果哪天一些“无名小卒”也能募成爆款基金,市场才可能“到头了”                 
                                 
【博览财经观察】众所周知,公募行业素有“爆款魔咒”一说,即爆款基金一出,行情结束。当前资金大步入场,究竟是“牛市来临”的前兆,还是“行情见顶”的信号?
博览财经注意到,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至2019年的14年间,能够在30天内完成募集并达到50亿以上规模的权益类爆款基金共146只,目前仍然存续且成立时间满一年的基金数量共134只。
从业绩表现来看,这134只基金最近10年的年度平均收益率基本上是落后于全市场同类型基金平均值的,而且多数年份能够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前50%的比例也低于一半。综合来看,从长期角度评估,爆款基金整体表现并没有显著优于普通基金。
博览财经注意到,针对此轮“爆款基金发行潮”,某私募认为,目前权益基金爆款现象显然是牛市来临的前兆。与历史上公募权益基金爆款出现在泡沫的顶峰不同,此轮基金发行爆款现象产生时,A股不但总体没有泡沫,而且处于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明显价值洼地。其背后的逻辑是A股慢牛和长牛的特征愈发显著,去年权益基金的盈利效应,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基金专业投资的好处,同时越来越多的聪明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
但另外位权益基金经理则表达了对当前市场过热的担忧。基金的热销通常是赚钱效应导致的滞后反应。现在市场确实太热了,凡事都会回归。如果这批爆款基金建仓后,没有新的增量资金进来,可能行情就见顶了。不过,短期市场趋势已经形成,这轮行情应该不会那么快结束。
而博览财经倾向于认为,和历史上“爆款基金”发行潮不同的是,近期的爆款产品均出自明星基金经理之手或者主动权益比较强的公司,如果哪天一些大家没听过的基金经理也能募集到爆款,那市场才可能是“到头了”
博览财经注意到,此轮爆款基金热潮有三大特点:一是多由明星基金经理挂帅,二是普遍限购,三是科创主题基金居多。
从303亿元的广发科技创新,到542亿元的交银内核驱动混合,不断刷新的基金销售记录背后,是投资者几近狂热的入场欲。
2019年底以来,权益基金“爆款”频出,几十亿、上百亿元资金抢购同一只产品屡见不鲜。
本轮“爆款潮”由新晋“公募一哥”刘格菘打响。2019年12月20日,限额10亿元的广发科技创新开售,一天之内获得逾300亿元资金认购,最终配售比例低至3.30%,创下公募行业配售比例新低。
随后,爆款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9年12月23日,由谢治宇挂帅、限额30亿元的兴全社会价值,一天认购金额近103亿元。
2020年1月2日,汇添富大盘核心资产发行,仅用时三天便完成募集,成立规模达113.2亿元;1月8日,由杨浩管理、限额60亿元交银内核驱动混合一日售罄,认购金额逾540亿元,配售比例低至11.06%;1月13日,“权益老将”邬传雁的新作——泓德丰润三年持有期混合,发行当天便结束募集,认购资金在60亿元左右。
1月15日,权益基金高潮迭起,3只限售10亿元的“爆款”科创主题基金刷屏。其中,交银科锐科技创新吸金约200亿元,银华科技创新和鹏华科技创新认购金额分别为49.13亿元和64.45亿元。
这轮热潮似乎未见消退之意,预定“爆款”已在路上。1月17日,由刘格菘管理的广发科技先锋基金发行2小时,就引来超300亿元资金认购。
“爆款”频出的动力,来自2019年权益基金的赚钱效应。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偏主动投资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分别为47.60%和32.72%
去年最赚钱的产品,大部分是科技主题基金。今年科技股行情也不错,券商研报几乎都看好科技板块。
有“科技股冠军”之称的刘格菘近日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比较看好2020年科技股整体的表现——本轮科技行情以自主可控为核心,叠加5G换机需求增长带来行业景气度的提升,预计2020年、2021年科技股龙头公司的业绩会快速增长。如果说2019年只是科技股表现的元年,那么2020年将是业绩落地大年。这轮科技股行情不会昙花一现。
1月17日,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型基金正式发售,根据基金发售公告,认购时间只有一天,限额80亿元,果不其然,该只基金遭遇资金“疯抢”。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0日,刘格菘已经发行了一只爆款基金——广发科技创新,该只基金最终有效认购确认申请比例仅为3.3%,创下公募基金配售比例新低。
公募基金发行可谓全面开花。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17日,需要进行比例配售的基金超过10只,以权益类基金为主,但其中也不乏债券基金、QDII基金等。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超过460亿元。此外,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已募集结束,尚未发布成立公告。
从发行情况来看,已经成立的12只主动权益基金中,有11只提前结束募集。例如,景顺长城品质成长混合型基金两天募集了67.23亿元,富国龙头优势混合型基金的募集时间同样只有两天,发行总规模为54.6亿元。
其中,多只基金设置了规模上限,一日结束募集。1月13日,同时发行的银华科技创新混合型基金、鹏华科技创新混合型基金、泓德丰润三年持有期等3只基金均一日售罄,认购资金合计超过170亿元。
据悉,1月20日,兴全基金将发行一只新基金,拟由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管理。银行渠道已经开始了预热:“基金不配售,每人限购50万元,预计1天结束募集,且买且珍惜。”
春节后,新基金销售火爆态势也有望延续。梳理基金公告发现,已经有近1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基金招募说明书,将发行期定在春节后。其中,多只基金拟由绩优基金经理挂帅。


                        

利好“殆尽”:准备好迎接“更加多舛”的新博弈阶段!                 
                                 
博览财经分析】如果A股投资人仍然寄希望于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利好来推升后期继续上涨,那么笔者就必须强调“春节前获利了结”仍然是正确的选择!
由于双方仍将保持高额关税(协议签署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约三分之二也既价值约3,700亿美元的商品仍将被征收关税,超过一半的美国对华出口商品仍将面临报复性关税),而且在双方在华为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的问题上仍未解决分歧。第一阶段协议带来的“利好程度”是相对有限的,这就是为何诸多分析都称之为“暂时休战、止血带”的根本原因。
随着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一方面将国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美博弈上,一方面也再次强化了这一外部风险对国内股市的“影响系数”。
博览财经认为,某种程度上,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推进最近一个多月的A股上涨的一大外部有利预期,“利好出尽”,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艰难的第二阶段,乃至第N阶段博弈”,尤其是当双方都把“更加困难的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的情况下,投资人对贸易博弈的预期,未来很可能是“更加偏负面”,如果考虑到“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过程当中必然存在的‘认知与习惯上的利益冲突’”,一段时间内,贸易协议问题可能越来越多的会呈现出“不利预期”的倾向。
与此同时,国内春节长假将近,此前近一个月的上涨已经足以让相当部分“短期资金‘获利颇丰’”,也是到了它们“获利了结,回家过年”的时候,尽管外资已经逐渐掌握市场的“话事权”,但庞大的国内存量资金的“过年操作”,至少会遏制短期市场上涨的动力,如果叠加上述贸易协议利好的衰减,笔者仍然坚持认为,“春节前获利了结”仍然是正确的选择!
中方这边,《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陶然笔记”发文强调,中美贸易战并未结束,中国必须保持平常心对待。
而美国人自己就“更不待见”这第一阶段的协议。
美联储前主席耶伦认为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短期内有助缓和紧张气氛,但第二阶段谈判会涉更核心的议题,谈判将更困难。
国商会高层则警告,美中之间的重大贸易挑战依旧存在,并称签署协议只能让贸易战止血,但并不会就此终结贸易战。
博览财经注意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20年1月15日发表分析文章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不意味着围绕贸易的冲突和不确定性不会拖累今年的全球经济。随着中美贸易谈判进入第二阶段,两国的紧张关系可能会持续到2020年。预计第二轮谈判将比“第一阶段”谈判更为艰难。
凯投宏观分析师也强调,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并不标志着紧张关系的结束”
毕竟,双方仍将保持高额关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19年 12月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协议签署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约三分之二(价值约3,700亿美元)的商品仍将被征收关税。超过一半的美国对华出口商品仍将面临报复性关税。此外,在中国电信业巨头华为公司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的问题上,两国仍未解决分歧。
其实,真正“需要”这份协议的是特朗普本人(早在去年5月老特翻脸,推翻彼时的“初步协议”之后,中方就降低对达成协议的期待,从此次出席签署仪式的人员数量上的巨大量差也可以看出:美国方面有包括总统在内的52名官员、议员出席签署仪式,中方则仅有10位官员出席)。
此时的特朗普正陷弹劾危机之中,参议院已经接受审理弹劾案。他可能比以往更加渴望一些能够让他出风头的好新闻,签署中美协议当然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特朗普将签字仪式变成个人秀场
据报道,特朗普1月15日在白宫举行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仪式上,把其他人置于一边,自己先进行了长达近1小时的个人表演。因为协议写上了中国开放金融服务市场,特朗普还要求在场的美国金融巨头高管向自己致谢:“就不能对我说句‘总统,感谢您’?”
就在老特表演的这近一个小时当中,包括中方代表在内的所有“与会人员”就只能站在特朗普旁边。直到特朗普滔滔不绝后,他的“个人秀”宣告结束,双方才正式签署协议。
……
知情人士透露,在2019年底中方领导人前往希腊访问,并赴巴西出席金砖五国峰会前,就拒绝了前往巴西或回国的途中,与特朗普会晤的提议。
美国《华盛顿邮报》当时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话说,由于特朗普不愿承诺降低现有关税,这让对方觉得这份协议“不平衡”,难以签署。
但特朗普表示,决定自己签署协议,这一点让中方略感以外,毕竟赴美签署协议的是副总理级,这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外交不对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在美国签署。这个地点是非常地“美国化”的,毕竟,按照对等的原则,签字仪式最好在双方都能体现尊重的地方最为合适。发表重大声明、签署重大协议通常会考虑双方的感受,比如为了维护尊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过往三次会晤都是在中立的地点,第一次是在新加坡,第二次是在越南,第三次是在朝韩非军事区的板门店。
因此,中美贸易协议在美国签署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此前2019年12月3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我会与中国在1月15日签署我们非常巨大和完整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仪式将在白宫举行,来自中国的高级别代表将出席。我随后也将前往北京,开启第二阶段(协议)谈判!”
美国已经进入了大选年,特朗普是否有时间出访北京,这些都不好说。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国领导人2017年4月前往美国同特朗普举行过庄园会晤,2017年11月特朗普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如无意外,接下来应该是中方领导人访问美国。在中方领导人没有访美的情况下,特朗普在中美签署协议后访华,显然也不符合外交常规。
在笔者看来,特朗普说中方高级代表将访美签协议,而最终中方派出副总理级代表团前往美国签署协议,这也说明了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本质是一个经贸协议,很可能只是一份美国大选期间的暂时性维稳协议,中方没有必要派出过高规格的高级代表参与签署仪式
而特朗普亲自宣布协议签署的消息,并公开承诺将随后访华,美方的急迫程度溢于言表。如果副总理赴美签署协议这一安排是照顾美国面子,那么特朗普将访华绝对是重大的对华让步。
特朗普此前曾一直表示要和中国领导人一起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但是现在也愿意与副总理一起签署,着实令人意外。美国方面此前还说,协议将由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签署。《南华早报》报道称,中方没有料到美国领导人会单方面宣布签署协议日期,也没有料到他会愿意在对方领导人不在场的情况下签署协议。
而从中美选择阶段性解决中美经贸纠纷看,第一阶段协议的分量并没有那么重,这或许就是一个美国大选期间的暂时性维稳协议
领导人不出面,甚至此次中方代表团连“特使”的头衔都没有带上,这释放的信号很可能是中方并不认为该协议可以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是中方对未来中美关系的不乐观判断,该协议只是中美能否管控纠纷的开始
反倒是特朗普一直希望对方领导人和他签署。即便对方领导人没来,他也要和刘鹤签,说明特朗普太需要一场表演,太需要一个舞台,太需要一个证明政绩的仪式了
博览财经注意到,高管和分析人士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朗普想要邀功、强调这笔交易的重要性,以及控制公众舆论的愿望


                        

特朗普面临多方面困境,决定短期内中美不会有太坏的局面                 
                                 
【博览财经分析】尽管16日的A股似乎对贸易协议最后时刻宣布签署表现为靴子落地,利好出尽。但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目前A股大盘在突破并稳固3100点,还面临技术压力需要反复确认。16日的指数下跌并不仅仅是贸易协议的签署的关系。
其实从美股表现来看,是对贸易协议正面看待的。16日的隔夜美国三大股指再创收盘新高。道指涨涨0.92%逾260点,标普500涨0.84%首次站上3300点。,纳指涨超1%。科技股也仍是领涨龙头。思科涨超2%,微软涨1.8%,领涨道指。谷歌涨0.76%,创收盘新高,市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而我注意到,官媒的定性也很明确:互利共赢——这是一份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协议。双方都比较满意。
人民日报引述专家表态,称他们:普遍认为,经过近两年的艰苦谈判,中美双方最终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原则,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全世界,能够有效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符合各方利益,也符合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的大格局。协议的达成,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正轨,为世界各国处理经贸摩擦提供了典范。并强调,随着下一阶段中美经贸谈判的深入推进,中方完全有信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推进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央视新闻的点评指出,协议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体现平衡对等。一个好的协议不能只让一方得利,而应该体现双方的平等与尊严。经过反复讨论,第一阶段协议文本体现了平衡性。以知识产权保护章节为例,囊括了目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各个方面,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型企业,更好维护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华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护中方企业在对美经贸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二是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也是第一阶段协议的应有之义。以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章节为例,涉及乳品、禽肉、牛肉、猪肉、加工肉类、水产品、大米、水果、饲料和宠物食品等内容。这些产品都是中国食品消费升级中消费者需求旺盛的产品,扩大自美进口适应了国内消费需求,强化了农业在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支柱作用。中国是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美国是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双方加强农业领域合作,正是第一阶段协议实现互利共赢的一个缩影。
通过分析协议文本可以看出,从深化贸易领域双向合作,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再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基本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一致,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满足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等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有些事情,中国已经在按照自身发展需要与既定节奏在做了,在基于WTO规则和市场原则基础上加强与美方合作,将会给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多推动力。而美方的关切,也将会在这一进程中得到自然解决。
官媒的评价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与“灰犀牛”冲击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是稳定大局的“锚”,双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无疑会缓解当前贸易紧张局面,给全球发展注入确定性。正如美联储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达所说,政策不确定性的减少“对经济前景来说显然是一种积极变化”,它将稳定全球预期,增强信心,刺激经贸、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活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完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而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也表明中美双方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经贸分歧,提振了人们对中美最终解决问题的信心。
不过,主流媒体也承认,协议签下来后,下一步关键在落实。解决问题越往后推进,博弈必然也越激烈。为此,双方应当切实遵守第一阶段协议约定,遇事多商量,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为重塑中美经贸关系开个好头。
正如我们在年初的展望中就多次强调过的,贸易仍是A股外部最大变因,且负面频率更高。因这届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是把我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在极度的“美国优先、单边主义”思维下,对我国是以长期的防范、围堵为政策核心。
从特朗普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谈判以来的骚操作来看,他把一个本来应该是在共识达成后,就在较短时间内、较少步骤内就应该能完成的协议签署过程,硬生生分解成了“达成共识-继续通话磋商-博弈、反复无常施压-达成协议文本一致”等多个非常细致的分解动作,且在每一个分解动作中都是极尽极限施压、妄图利益最大化之能事。其从始至终都是把贸易协议的签署与否,作为他推特治国、推涨美股、制造经济政绩、为2020大选造势,以及缓解国内弹劾对他的压力等等一系列利益诉求的最大化来干的。在这一大背景下,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并不代表双方问题的终结,斗争将是趋于长期化的。
而连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样最容易达成共识、利益冲突最小的部分,都如此的一波三折,可想而知,今年在进入第二、三阶段贸易谈判时,双方的共识必定会越来越少、分歧会越来越大,要达成协议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需时间周期会越来越长,谈判中间的反反复复也会频率更高。尤其一个关键的难题是,针对华为、海康威视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禁令,不仅均不在第一阶段的协议中。且在2019年末通过的美国《2020年国防经费授权法案》被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也就意味着,中美在第二、三阶段谈判中必定会谈到的关于中企禁令解禁,恐怕非常难达成共识。
简单说,随着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市场的关切已经转向协议能否顺利落实以及第二轮谈判何时能够开始了。那么,股市作为预期市场,对于未来贸易协议可能很快面临跟困难的谈判局面,是无法不有所担忧的。
好在,协议中的双边评估与争端解决章节制订了“游戏规则”,无论哪一方违背了协议,都要接受相应的处罚。同时,这一机制设置的三个层级争端解决安排,有利于双方较早发现问题,并以公平、快速、相互尊重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避免矛盾升级,保障协议有效落实。
另外,从最高决策层2020一开年就访问缅甸,可见决策层面仍在从战略层面改善中国的外贸环境,降低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和摩擦的几率——1月17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外媒对此高度关注。据中国驻缅甸的高级外交官说,这是19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缅甸,有望开启双边关系的新篇章。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缅甸展开国事访问,纪念两国建交70周年。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新年伊始把缅甸作为他首访的国家,意义非同寻常。
官方媒体援引中国驻缅大使陈海的话说,习近平将会见缅甸军政两界高级领导人,预计双方会签署多项文化、政治和经济协议。报道称,习近平将与缅甸总统温敏会谈,出席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的宴请。报道还称,习近平还将会见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香港城市大学亚洲及国际学系的雷诺·埃格勒托博士说,此行将是中国领导人的一个重大外交举措。而1月16日,在对缅甸联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缅甸《缅甸之光》等主要媒体同时发表题为《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有关专家表示,这次访问不仅是要重启中国在缅甸的“一带一路”项目,建立通向印度洋的立足点,还有意在缅甸的和平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显然,中国正利用一带一路拓展新的贸易支点,以持续降低跟美国的贸易博弈。
而且,特朗普或许仍想在中美贸易问题上制造障碍,但也要看他的精力与否!
一个是中东的麻烦仍会牵扯他精力——因美国袭杀伊朗革命卫队高级军官;而伊朗誓言报复,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用导弹攻击美军基地,结果却误击落乌克兰客机导致167人丧生。而伊拉克也因美军袭击事件与美国矛盾加剧,针对要求美军撤离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中东乱局。现在看来仍然是一团乱麻,没有根本缓解的迹象。
针对伊核协议:英国、法国和德国14日启动伊朗核协议中的争端解决机制,指责伊朗未能遵守2015年达成的限制其核计划的协议规定;但俄罗斯谴责欧盟的做法会激化地区局势。
英国首相约翰逊盛赞“特朗普很会谈判”,他呼吁以特朗普提出的新协议来取代伊朗核协议;但伊朗总统鲁哈尼15日否定了采用新“特朗普协议”来解决核问题的提议,并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经常违背承诺,呼吁美国回归伊核协议。伊朗还警告英国勿干涉其内政。
针对乌克兰客机被击落事件:伊朗官员称,美加法等国拒绝在德黑兰帮助提取失事客机黑匣子的数据;
而在客机被击落事件中死亡人数很多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则抱怨美国刺杀行动未通知盟友:让无辜者成为牺牲品。
伊朗媒体还针对美军的报复行动指出,对美基地袭击造成的损失比美国声称的“严重得多”。
二是,随着美伊地缘战争危机消退,中美贸易协议正式签署,之前消停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又有了新进展。
据法新社消息,美国众议院当地时间15日通过投票,控制众议院的民主党当天举行“历史性投票”,决定将针对总统特朗普的两项弹劾条款提交参议院。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表示,在收到弹劾条款后,参议院将在本周内启动初步程序,包括邀请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为参议员主持宣誓弹劾审理工作的仪式等,预计将于下周二(21日)开始对总统特朗普进行弹劾审判。美媒分析称,审判可能在2月4日特朗普发表国情咨文前结束。
法新社报道称,当地时间15日,在众议院投票通过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签署了两项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之后不久,这两项弹劾条款将被提交给参议院。众议院当天还通过了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指派的代表众议院参与弹劾审判的“控方代表”,7名成员分别包括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希夫和司法委员会主席纳德勒等。这些人将负责领导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案,并将两项弹劾条款提交参议院进行审判。
此外,美国联邦参议院15日还公布总统特朗普弹劾审判规范,包括禁止使用手机、禁止与邻座议员交谈,必须得乖乖坐在自己座位上,以确保议员聚精会神参与整场程序。
而届时,作为参议员的四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将不得不中断竞选活动,参与弹劾案的审理。
而白宫新闻发言人格里森姆16日发布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期待参议院启动弹劾程序,相信参议院将宣布他无罪。
总之,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签署后,市场似乎反映平淡,且转入对落实和下一阶段谈判的忧虑较多,但特朗普面临的多方面内外困境,决定了也不会有太坏的局面。


                        

万亿基建+全面降准+提前专项债,克强总理“力争一季度开好局”                 
                                 
【博览财经分析】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李克强强调,一季度经济表现对全年走势、市场预期具有“风向标”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继续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积极主动务实作为,已明确的工作要早启动、抓紧做,力争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
博览财经注意到,虽然2019年中国经济面临进一步下行的压力,但2020年可能会出现边际好转,中国经济有可能初现曙光。从需求侧看,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位企稳于3.5%。基建和消费可能成为2020年经济的两大支撑因素,基建投资在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下,增速可能小幅回升至5.0%。从供给侧看,中下游部分行业盈利增速回升,营收也好于工业生产,已经展现出产出回暖的曙光。
近期的诸多迹象显示,克强总理所期待的“良好开局”,已经有所显现,未来的关键就是在强化“即期稳增长”的基础上,加速改革转型(也既克强总理在此次会议上所强调的“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创新”),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捞体制机制的根基。
笔者认为,随着1月份开始逆周期政策密集发力(已经实施的全面降准,以及未来可能的LPR等形式的“降息”),财政政策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前置(此前已提前下达2020年专项债额度1万亿元,市场预计2020年专项债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容至3万亿左右)。而专项债越早发行越有利于地方政府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和调配资金,同时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果也能够越早地显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将阶段性缓和中国的外贸形势,有助于中国出口增长的恢复。而出口和国内基建投资的改善将进一步提振国内需求,2020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存在超预期向好的可能
针对克强总理强调的“已明确的工作要早启动、抓紧做”,各地方已经开始“落地”——
从近期地方“两会”相关政策表述来看,发力稳增长成为各地新年伊始的重要动作,其中,专项债发行、基建投资成为重要抓手。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12月,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数量超3100个,总投资金额将近2万亿
《证券日报》日前报道,2019年12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了一批基建项目,涉及资金超2,700亿元人民币,较多集中在轨道交通、高铁、机场等领域。
2020年一月份,各地方相继披露万亿级投资计划,1月百亿、千亿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月11日,武汉市公布,2020年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6个,总投资2712.5亿元),专项债资金也加快发行支撑项目启动。
交通运输部透露——2020年目标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左右,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左右,民航投资力争达到900亿元。
财政部此前已提前下达2020年专项债额度1万亿元,并要求各地确保2020年初即可使用见效。
……
在政策面全力扶持“稳基建、稳投资”的背景下,近几个月的生产价格指数(PPI)环比也再企稳回升。相关分析显示,工业企业库存增速也到了底部,未来可能回升。数据表明,企业的信心正在部分恢复,预计2020年制造业的信贷会有所增加,经济也会触底回升。
博览财经认为,中国内需有所提振,叠加中美贸易战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外需出现改善,PMI数据也印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2019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再次重回荣枯线以上,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12月PMI则与11月持平,连续两个月维持在50.2
制造业PMI企稳,主要是中国内需改善,企业去库存接近尾声,一方面,中国政府一系列扶持制造业托底需求政策效果逐步释放,企业补库存的意愿增强,工业产成品库存处于历史底部。另一方面新出口订单改善新订单数与生产指数扩张有所加快。
尤其是生产指数加快、新出口订单重返扩张区间显示中国内、外需求动力有所增强,释放出短期经济企稳的信号。
11月金融数据和社融增量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周期性企稳因素显现
11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75万亿元人民币,前值6,189亿元。环比增加7,287亿元,同比多增1,387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39万亿元,前值6,613亿元。环比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增加1,501亿元。
同期,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11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4%,增速由负转正,前值10月为下降9.9%。1至11月累计利润同比下降2.1%,降幅比1至10月收窄0.8个百分点。进入四季度,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会回暖的迹象。
分析认为,2019年11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明显加快。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10月加快1.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增速比10月加快3.8个百分点。企业生产规模扩张带来了盈利增加
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收窄。2019年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10月收窄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2%,降幅比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初步测算,11月工业品价格变动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10月回升4.0个百分点。
2019年11月,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7%和8.6%,增速比10月分别加快9.9和5.6个百分点。同时,中国国有控股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增速均由负转正,扭转了2019年下半年以来的颓势
为了防止2019年年底出现的经济反弹迹象,沦为昙花一现,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确保2020年“三大攻坚战”(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收官,有关方面会继续强化逆周期调节、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也已经提前下达——
货币政策上,市场普遍预计2020年二季度开始,随着猪通胀解除,中国将跟进全球宽松,降准降息节奏不再是5bps,而将更大幅度、更快。
财政政策上,市场预计2020年专项债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容至3万亿左右,并通过多种创新方式,提升资金流向基建的比例和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以解决去年资金使用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博览财经认为,在总资金池子有了保障后,2020年随着一系列基建项目的全面开工,以及上海自贸区、广东大湾区等区域经济建设的展开,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将不必担忧。虽然向上动力有限,但韧性可能超出预期。首先海外的企稳是有一定的持续性的,贸易条件短期内大概率不会再恶化,中国央行前期的三次“结构性”降息会有滞后影响。其次叠加银行2020年开门红和专项债的快速发行,基建在年初爆发出的增量,给2020年的“开局良好”打下基础。




通达信超赢破解版

通达信超赢破解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Level2破解mpv ( 晋ICP备19002725号 )

晋ICP备19002725号

GMT+8, 2024-10-30 10:25 , Processed in 0.1016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X3.4

© 2021-20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