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Level2破解mpv

通达信内参特刊4.28

[复制链接]
中央三大决策部署发出的稳经济及股市热点指引》:过去一周,无论最高决策层在陕西调研中的有关表态,还是国常会决定促进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乃至中央要求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都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稳经济工作以及股市结构性热点,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其一,总书记西安考察制造业、国有企业,再次传递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强烈信号。最高决策层表达的深意还有:生态保护红线绝不能突破。今年经济增速指标或许非硬性了,但精准扶贫任务是硬性的。不能因为疫情而打折扣。精准扶贫可以利用互联网各种形式创新。比如,直播电商等。
其二,决策层层的重心已经明确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转向了“六保”,尤其是保就业居于最优先地位。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岗位,防止大范围的返贫现象发生已替代增长目标成为了最优先项。另外,小微企业作为受疫情冲击最大而抗风险能力又很弱的企业群体,意味着商业银行将释放出更大规模的低成本资金。
其三,疫情从海外向国内的倒灌有升高的趋势。而目前国内已经具有了大规模生产供应和采用核酸和抗体检测的能力,有能力也有必要进行了。这其实是中国抗疫取得基本胜利,自信出现大规模反弹的几率已非常小。热点建议:1、对口罩、呼吸机、熔喷布、测温枪,尤其是检测试剂盒、疫苗、大型红外测温器等医疗设备产业链企业的政策倾斜将会继续。相关个股龙头可继续关注。2、旅游业的反弹,预计将以五一为起点很快看到持续的好转。
当前财策币策重要动向:宽松度有变!放水重头?》:过去一周,货币信贷政策有三大动向:最大力度下调LPR利率、开展CBS常规操作、严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我们认为,目前的“降息”,对实体经济、股市、楼市都构成利好。但严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又说明了央行对楼市虽然默许纾困救急,但反对踩过搞刺激,甚至涨价的红线,房住不炒基调的坚持未变。
比较而言,一方面央妈明确限制现在资金炒房,另一方面同属金融资产、同为虚拟经济的股市,却是明确要“搞活跃”,要“为稳实体经济做出更大贡献”。那么,流动性预期在楼市和股市资金是可能形成跷跷板效益的。
而财政政策方面,除了发布通知:受疫情影响企业可缓交公积金。最关键的是正式公布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的细节,这再次说明。当前,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消费,已是政策兼顾促内需稳经济和经济产业转型的重头之一。围绕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的利率优惠预计也会是各大银行争取的重点。
产业动向:四大重磅政策将反复制造新风口》:过去一周,产业政策方面有四大催化消息需要高度重视,预计在未来将反复在股市制造新的风口。
1.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内涵作出正式的官方解释。区块链和卫星互联网等新概念首次被明确纳入。尤其发改委直接点名要“加快推动”的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等三个题材概念,预计将是市场再次炒的核心。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官宣的“新基建”并不涵盖此前流行说法中的“特高压”和“城际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
2.国资委表态将指导央企加大新兴产业布局。鉴于大数据、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目前已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广泛,这是相对可以大胆参与到其中的。但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行业试错成本还很高,需规避。
3.决策层高度重视医疗防护物资增产工作。目前围绕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防疫产品的出口,是疫苗研发之外的行业热点。但在口罩上游的熔喷布供应短缺问题依旧存在。因此熔喷布价格仍在高位徘徊。但同时,针对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已研发出新的口罩材料和可多次使用的防护口罩品种。医疗防护用品行业内部的市场热点正在转移。
4.农业农村部发布两项政策力保粮食和农业丰收。分析指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一是保障在疫情影响之下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二是要防范草地夜贪蛾、蝗灾、非洲猪瘟等可能的病虫害影响农业产量。粮食安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疫情更加需要优先地位的问题,政策的重视也说明了农业有关概念也会是持续的热点。
一行两会针对实体及金融业的六点关键监管表态》:过去一周,一行两会在落实“六保”,以及要求金融业在稳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顶层要求下,发布了多项重要监管政策,其中有六点政策表述。投资者不能忽视,其将从中期层面影响监管层对银行信贷以及股市流动性的态度。
比如,银保监会要求银行机构要持续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严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而央行召开金融市场工作会议,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证监会则收紧窄基ETF审批,因同质化产品放大涨跌引争议。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1.gif                  博览视点
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images.bolanjr.com%2Fbolanadmin%2Ffront%2Fassets%2Fimages%2Fcatbg02.gif                  



中央三大决策部署发出的稳经济及股市热点指引                 
                                 
【博览财经分析】过去一周(4月17日-23日),无论最高决策层在陕西调研中的有关表态(国有企业是复工复产的生力军,主力军;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还是国常会决定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权重和降低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促进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乃至中央要求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都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稳经济工作以及股市的结构性热点,具有重要影响。
对此,我们认为,其一,总书记西安考察制造业、国有企业,再次传递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强烈信号。最高决策层表达的深意还有:生态保护红线绝不能突破。今年经济增速指标或许非硬性了,但精准扶贫任务是硬性的。不能因为疫情而打折扣。精准扶贫可以利用互联网各种形式创新。比如,直播电商等。
其二,决策层层的重心已经明确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转向了“六保”( 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尤其是保就业居于最优先地位。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岗位,防止大范围的返贫现象发生已经替代经济增长目标成为了最优先项(何况原定增速目标完成的可能性已不太大了)。
另外,小微企业作为受疫情冲击最大而抗风险能力又很弱的企业群体,被进一步定向赋予了更多金融服务支持,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释放出更大规模的低成本资金。而楼市又被严防,所以股市的资金外溢受益性最高。
其三,疫情从海外向国内的倒灌有升高的趋势。而目前国内已经具有了大规模生产供应和采用核酸和抗体检测的能力,有能力也有必要进行了。这其实是中国抗疫取得基本胜利,自信出现大规模反弹的几率已非常小。热点建议:1、对口罩、呼吸机、熔喷布、测温枪,尤其是检测试剂盒、疫苗、大型红外测温器等医疗设备产业链企业的政策倾斜将会继续。相关个股龙头可继续关注。2、旅游业的反弹,预计将以五一为起点很快看到持续的好转。
(1)习近平:国有企业是复工复产的生力军,主力军。
据新华社消息,4月22日,习近平陕西考察进入第三天,他来到省会西安。考察第一站,是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企业,陕汽位居中国机械500强第20位。习近平详细了解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复工复产情况。习近平说:“制造业是我们经济的命脉所系,我们国有企业是生力军、主力军,在复工复产方面要起到这个作用。刚才我看了一些产品,也看了你们的生产线,非但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而且创造了汽车生产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是必须鼓励的。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握机遇,化危为机。特别是去创立发展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新的技术、新的产品。”
习近平随后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了交大西迁博物馆。
习近平在西安考察的第三站,是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这是一条具有唐风唐韵的雕塑景观街区。2019年,它和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一道入选国家首批高品位步行街试点。
在此前的4月20日,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习近平考察的第一站。他强调,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习近平乘车前往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
21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锦屏社区累计安置搬迁贫困群众1346户4173人。习近平实地察看了社区电子加工厂、毛绒玩具厂、服饰公司产品展示厅,对当地“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
事件点评:2015年,总书记曾两次踏访西安,触摸这座古都的脉博。五年后再访西安,他先后到了三个考察点,每一个都攸关国脉。
上个月在浙江,习近平重点考察了港口和中小民营企业,这次在西安考察制造业、国有企业,再次传递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强烈信号。就在总书记赴陕西三天前,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并强调要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总书记表达的深意还有——生态保护红线绝不能突破。今年经济增速指标或许非硬性了,但精准扶贫任务是硬性的。不能因为疫情而打折扣。精准扶贫可以利用互联网各种形式创新。实际上,这几天,柞水木耳的电商产业已经成了网络上热议的狂欢,这也对直播电商是新一轮的引爆。
另外,推动旅游业等服务业的有序恢复,显然也是总书记造访大唐不夜城的深意。据悉,步行街区日均游客达15万人次,最高峰时达84万人次。受疫情影响,步行街在关闭近一个月后,于2月21日开街,目前日均游客量恢复至4.3万人次。这或许再次透露了,旅游业可能以五一长假为契机加快恢复的步伐。钟南山等院士专家近期也表达了五一有序,限流推动旅游出行的认同建议。
(2)国务院决定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权重,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事件要点:4月2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贫困人口、低保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帮扶保障力度;决定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权重和降低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促进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明确帮助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租压力的措施。
会议指出,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挑战,必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
一要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帮扶。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扩大以工代赈投资建设领域和实施范围、将劳务报酬比例由10%提高至15%,拓展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将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延长至今年底。对受疫情影响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员加强摸底排查,做好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边缘人口,可纳入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技能培训等扶贫政策给予支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品扩大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二要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将未参加失业保险且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纳入低保、救助等范围。对受疫情影响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做好临时救助。
三要在落实落细今年已出台的延长大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等失业人员帮扶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将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扩大至城乡所有参保失业人员。其中,将去年1月以来参保不足1年的失业农民工阶段性纳入保障范围。
为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将普惠金融在银行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鼓励加大小微信贷投放。同时,将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阶段性下调20个百分点,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提高服务小微企业能力。
为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负担,要推动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上半年3个月租金。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和高校、研究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要带头。出租人减免租金的可按规定减免当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并引导国有银行对减免租金的出租人视需要给予优惠利率质押贷款等支持。非国有房屋减免租金的可同等享受上述各项政策优惠。
事件点评:决策层层的重心已经明确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转向了“六保”( 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尤其是保就业居于最优先地位。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岗位,防止大范围的返贫现象发生已经替代经济增长目标成为了最优先项(何况原定增速目标完成的可能性已不太大了)。
另外,小微企业作为受疫情冲击最大而抗风险能力又很弱的企业群体,被进一步定向赋予了更多金融服务支持,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释放出更大规模的低成本资金。实际上,银行已经行动起来。22日,银保监会透露,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5.93%,五家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3%,在2019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0.3个百分点。着力增加信用贷款,一季度对企业、商户和个人经营者发放的信用贷款增加2.5万亿元,增量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到3月末,银行机构已对约8800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施了延期。
另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享受到倾斜,从向来的规律看,预计必然会有部分外溢到楼市和股市的资金,这从近期深圳楼市的反常上涨已经看到迹象。但股市目前只能说见到了政策底,但还没有明确资金底,更不清楚市场底。
不过,有了深圳等多地楼市借小微贷款行炒房之实的前车之鉴,预计央行接下来会强化警示商业银行严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看看能否实质性改善金融系统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了,这也是银行需要进行纠偏的。
至于要求减房租也是疏困小微企业的举措之一,但政策主要只能对国有产权的房租减免有较强可控性,但对占市场规模主导的非国有房屋的强制约束力就很差了,主要靠自觉,所以减负的规模及效果仍待评估。
(3)中央要求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
事件要点:4月2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调整完善重点地区防控举措 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检测范围
会议指出,当前国内个别地方聚集性疫情又有发生,个别地方出现医院交叉感染。有关部门要立即派出由疾控专家、医疗专家组成的工作组,指导相关地方抓紧彻查发生聚集性疫情和医院感染的原因并公开通报,全面查清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行动轨迹,尽快阻断传播途径,尽快补上防控短板漏洞,尤其要严防医院感染风险。坚决落实好“四早”措施,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发布信息,不得瞒报,压实地方责任依法处理。各地要引以为戒,高度重视防范聚集性疫情特别是医院感染。
会议指出,做到“四早”首要是早发现。做好常态化防控要加快提升检测能力,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这既有利于精准防控、维护群众健康,又有助于人员合理流动、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要加快提升检测技术,抓紧增加更简便、更高效准确的检测设备生产,广泛配备到医院、口岸等急需方面,扩大商业化应用,做到对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对复工复产中人员聚集的单位、场所优先做到愿检尽检。各地要互通互认检测结果等方面信息,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提高企业复工达产水平,有序推进生活服务业复业复市、学校复学。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抓紧调整优化疫情风险等级确定标准,以更精准反映各地区风险状况,适应常态化防控需要。“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各地要加强引导,周密妥善安排,做好群众出行、旅游等方面疫情防控。
事件点评:疫情从海外向国内的倒灌有升高的趋势。黑龙江省成为新的重灾区。这对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正常,尤其是消费的恢复以及学生复学形成了巨大的制约,完成复工复产最后攻坚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目前国内已经具有了大规模生产供应和采用核酸和抗体检测的能力,有能力也有必要进行了。这其实是中国抗疫取得基本胜利,从容且自信出现大规模反弹的几率已非常小的表现。
策略建议:1、对口罩、呼吸机、熔喷布、测温枪,尤其是检测试剂盒、疫苗、大型红外测温器等医疗设备产业链企业的政策倾斜将会继续。相关企业可以享受到各种便利。2、旅游业的反弹,预计将以五一为起点很快看到持续的好转。


                                 
                                           决策参考
                 



当前财策币策重要动向:宽松度有变!放水重头?                 
                                 
【博览财经分析】在4月17日-23日的过去一周,货币信贷政策有三大动向:最大力度下调LPR利率、开展CBS常规操作、严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我们认为,目前的“降息”,对实体经济、股市、楼市都构成利好。但严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又说明了央行对楼市虽然默许纾困救急,但反对踩过搞刺激,甚至涨价的红线,房住不炒基调的坚持未变。
比较而言,一方面央妈明确限制现在资金炒房,另一方面同属金融资产、同为虚拟经济的股市,却是明确要“搞活跃”,要“为稳实体经济做出更大贡献”。那么,流动性预期在楼市和股市资金是可能形成跷跷板效益的。
而财政政策方面,除了发布通知:受疫情影响企业可缓交公积金。最关键的是正式公布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的细节,这再次说明。当前,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消费,已是政策兼顾促内需稳经济和经济产业转型的重头之一。围绕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的利率优惠预计也会是各大银行争取的重点。
(一)货币信贷政策:下调LPR利率、开展CBS、严查房抵经营贷
1.中国人民银行再度下调两个不同期限的LPR利率。
政策要点: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在20日早间公布,2020年4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报3.85%,较上一次下降20个bp,这也是年内LPR第二次下降,也是史上zui大降幅。创去年8月改革以来最大单次降幅;5年期以上品种报4.65%,较上一次下降10个bp。
政策点评:受疫情影响,目前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实体经济及房地产行业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采用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回归正常平稳的轨道,刺激消费。
由于LPR直接影响贷款实际利率,因此未来贷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继续下行。今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了流动性的充足供应。目前,市场普遍认为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
目前的“降息”,对实体经济、股市、楼市都构成利好。对于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中小企业,维系生存已成为燃眉之急,此次LPR降低将缓解当前紧缺的企业短期资金成本压力。
政策影响:从房地产市场的角度看,这次降息,降低了开发商的融资成本,同时个人住房贷款成本降低。减轻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购房需求。对于刚需而言,今年都是比较好的购房时机。
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LPR下调,月供能省多少钱?更能反映按揭贷款利率走向的是5年期LPR。对个人而言,LPR报价影响较大的方面是房贷。5年期LPR下调0.1%,以100万元房贷、等额本息偿还30年计算,按照5.83%利率(武汉目前大多数银行首套房参考利率)月供约5886.65,目前4月5年期以上LPR降低10个基点至4.65%,利率降为5.73%,月供将从5886.65元减少至5823.03元,每月月供可省63.62元。累计利息相差了2.29万元。
另外,央行“降息”理论上对股市也是利好的,毕竟降息在缓解企业财务负担上有较大作用,也助于刺激需求,提振经济增长,改善企业盈利增长预期,整体上会对风险偏好有所提振。当然,其中对于高负债的行业也是相对利好,而一旦市场活跃,对券商板块间接利好也是有的。
2.中国人民银行于4月21日开展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
政策要点: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20年4月21日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费率0.10%。
本次操作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公开招标,中标机构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换入债券既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也有农商行发行的永续债,体现了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将综合考虑市场状况和合理需求,采用市场化方式稳慎开展CBS操作。
政策点评:所谓央行票据互换工具业务,是指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央行票据。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CBS操作并非量化宽松。虽然用于互换的央票为新发行的央票,一级交易商可以将换入的央行票据作为抵押品与其他机构开展交易或参与央行相关操作,但并不能直接从央行获得资金,并没有增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实际上,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相当于在资产端新增一笔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从负债端角度新增一笔发行债券。虽然也是资产负债表扩张,但没有新增基础货币供给。
二是,CBS操作费率市场化。是参考当前银行间市场以利率债为担保的融资利率与无担保的融资利率之间的利差确定的。但总体上,扩大放水稳经济的诉求下,CBS操作的费率近段时间来都呈下降趋势。
CBS的最大优势在于提高商业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有助于商业银行永续债的发行,从而提高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有助于当前货币政策从“宽货币”传导到“宽信用”,增强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央行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严查深圳等地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
20日下午,多家媒体披露,央行深圳中支下发通知,自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情况。该通知要求自查今年以来新发放的房抵经营贷(含借款人为企业或个人),包括贷前、贷中、贷后等情况。
据悉,该通知其实就是直指近期房价出现非常诡异暴涨的深圳楼市!
政策点评:众所周知,最近深圳的楼市火到不行,深圳千万豪宅被秒光的新闻不断刷屏!还有“百万喝茶费”、“500万以下的房子基本卖没了”……等等新闻层出不穷。并且这种涨价风潮已开始向杭州、南京、成都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的部分楼盘蔓延。
但在实体经济不济,在北京、上海三年房价降低15%,全国房市成交断崖式下跌的大背景下,深圳房价却像个独行侠,也引发了很多质疑声。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深圳房价近期大涨确实不正常!这轮深圳地产行情被称为“疫情景气”。近期深圳房价大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主全款买了房之后,可以用来做抵押低息贷款。而这一套利模式与地方政府颁布的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有关。
一方面,疫情之下国家鼓励银行向中小微企业减免利率放水,提供的利率大概是基准利率的一半;另一方面,深圳是先行示范区,分到的资源最多,同时是传统的炒房地,因此结合来看,企业全款买房然后再质押给银行,等于现金流没有受到很大影响的同时,还多了一套房。
简单说,深圳房价的暴涨是部分企业主,利用疫情期扶持实体的低利率小额贷款在炒房!这属于金融系统内部的资金空转带加杠杆!这既属于违规,也根本背离中央放水稳实体经济的初衷!这是顶层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央行等执行部门也绝不会允许深圳楼市这样反常下去。
政策影响:更需要警惕的是,深圳楼市的情况已不是个案了。深圳这个口子不尽快堵上,上海,北京,广州,杭州这些地方也都会这么干,实际上已有城市开始效仿了。钱现在已经到银行了,如果不加紧楼市调控,控制资金流向,就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实体没戏,都去玩虚的”现象。现在的情况已经迫在眉睫,不赶紧把这个漏洞补上,后果会非常严重,再有几个月,企业就都凉透了,到时候再有仙丹妙药也缓不过来了。
也因此,央行要求“自查房抵经营贷”的目的,直接目的是要遏制住深圳房价的非正常的、危险的上涨。更深层次的目的还是在于切实落实稳经济。
对股市而言,一方面央妈明确限制现在资金炒房,另一方面同属金融资产、同为虚拟经济的股市,却是明确要“搞活跃”,要“为稳实体经济做出更大贡献”。那么,流动性预期在楼市和股市资金是可能形成跷跷板效益的。
4.Wind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有122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央行累计进行1000亿元逆回购和2000亿元MLF操作,净回笼9200亿元。
(二)财政政策:新能源车补贴再延续两年
1.住建部、财政部、央行发布通知,受疫情影响企业可缓交公积金。
政策要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在6月30日前缓缴住房公积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职工,6月30日前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能正常还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部门。
政策点评:这是与允许企业缓交社保、减房租、递延贷款、减免部分增值税、低利率贷款倾斜等一揽子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纾困政策。
2.财政部公布一季度央企效益大幅下滑,但3月份已开始好转。
政策要点:财政部22日公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效益指标同比下降明显,但3月当月主要经济指标显著回升,经济运行呈现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国有企业利总收入同比下降11.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9.7%,应交税费10671.4亿元,同比下降13.0%。
但其中,3月当月营业总收入环比增长48.4%,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8%。3月当月利润总额环比增长4.2倍,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利润环比大幅增长;3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5%,增长0.2个百分点。
政策点评:最高决策层已经说了,国企尤其是央企要在复工复产,推动产业加速转型,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中,担当主力军。虽然中小微是政策强调要定向倾斜的,但实际上,银行向来更青睐给国企放款,这不仅仅是因为国企有政府背书,天然有更高的信用。从这从疫情中国企尤其是央企的表现来看,也无愧是主力军,国企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加上近年来国企持续的强化公司治理,合并重组,高规范化管理,都让其在市场竞争力上实际超过了大部分的民营企业。
此次疫情之后,预计会更进一步强化国企在国家产业体现中的主力军和经济支柱核心地位,他们应该是银行争夺的香饽饽。
3.减税降费政策。
政策要点: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21日正式发布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称,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2月起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可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最长不超过5个月。
政策点评:千方百计给企业减负是财政政策的一大发力点。相应地也会造成今年财政收入和社保缴纳,可能是严重的负增长。疫情影响严峻,让企业活下来是优先。
另外,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23日联合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一、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公告明确,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自目录发布之日起,购置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时间为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有效凭证)上注明的日期。
政策点评:此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财政从2009年起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给予补贴。按照原计划,到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可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确定的500万辆保有量目标,后续通过非补贴政策接力,产业将逐步实现市场化发展,补贴政策在实现预期目标后退出。
但从今年的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形势看,有必要继续延续这种补贴政策。在之前的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确定,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当前,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消费,已是政策兼顾促内需稳经济和经济产业转型的重头之一。围绕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的利率优惠预计也会是各大银行争取的重点。
不过要警惕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仍存在过于依赖财政补贴,市场竞争力不够强,电池续航及充电桩严重不足的问题,在2016年国家就曾取缔一批造假冒领补贴的车企,而且车市整体低迷,所以需要认真筛选行业龙头公司。对行业尾部企业,需要谨慎。
策略建议: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显著进步,产品性能明显提升,年销量从2009年的不到500辆增长到2019年的120.6万辆,连续五年世界第一。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疫情的冲击是暂时性的,在购置补贴刺激下,至少新能源车的消费贷前景还是非常诱人的,这将是争夺的重头。


                                 
                                           焦点透视
                 



产业动向:四大重磅政策将反复制造新风口                 
                                 
【博览财经分析】过去一周产业政策方面有四大催化消息需要高度重视,预计在未来将反复在股市制造新的风口。
1.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内涵作出正式的官方解释。区块链和卫星互联网等新概念首次被明确纳入。尤其发改委直接点名要“加快推动”的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等三个题材概念,预计将是市场再次炒的核心。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官宣的“新基建”并不涵盖此前流行说法中的“特高压”和“城际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
2.国资委表态将指导央企加大新兴产业布局。鉴于大数据、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目前已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广泛,这是相对可以大胆参与到其中的。但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行业试错成本还很高,需规避。
3.决策层高度重视医疗防护物资增产工作。目前围绕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防疫产品的出口,是疫苗研发之外的行业热点。但在口罩上游的熔喷布供应短缺问题依旧存在。因此熔喷布价格仍在高位徘徊。但同时,针对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已研发出新的口罩材料和可多次使用的防护口罩品种。医疗防护用品行业内部的市场热点正在转移。
4.农业农村部发布两项政策力保粮食和农业丰收。分析指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一是保障在疫情影响之下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二是要防范草地夜贪蛾、蝗灾、非洲猪瘟等可能的病虫害影响农业产量。粮食安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疫情更加需要优先地位的问题,政策的重视也说明了农业有关概念也会是持续的热点。
1.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内涵正式官方解释。
政策要点:国家发改委20日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称,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发改委官员也说了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至此,“新基建”概念有了正式、明确的官方定义。
政策点评:官方的解释听起来比较拗口,通俗来说就是,在此之前,关于新基建,市场上普遍解读认为包括了七方面内容: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而能够明显看出,和此前的流行解读相比,此次发改委对“新基建”的解释,涵盖范围更大,也更具有延展性。除了区块链和卫星互联网等新概念首次被明确纳入外,另外,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的升级,也属于新型基建的范畴。
尤其是发改委直接点名要“加快推动”的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等三个题材概念,预计将是市场再次炒的核心。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官宣的“新基建”并不涵盖此前流行说法中的“特高压”和“城际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分析认为,这将让新、老基建的区分无疑将更加明确,这正有效厘清了新、老基建概念的模糊之处。
策略建议:新基建范围正式明确后,对应行业的优惠政策预期也会陆续出台。可根据自身优势,充分把握行业结构性机会。不过也要提请注意的是,相比传统行业,新基建虽然有增长前景更高的优势,但企业技术研发失败几率更大、商誉值过高而实际可抵押物过低、烧钱过快等劣势或者说风险也不容忽视。需要更加侧重风控。
2.国资委表态将指导央企加大在新兴产业的布局。
政策要点: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20日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央企业发挥科技优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技术等助力抗疫,应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资委将指导中央企业化危为机,利用好这次科技抗疫中形成的研发优势、产业优势和成果经验,加大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布局,加大在生命科学、远程医疗、医药健康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信息同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和转型升级。
政策点评:除了官宣,同在20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这也催化了20日的数据概念大涨。
而据Canalys统计,2019年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的开支增加63.7%,超过107亿美元,2019 Q4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33亿美元,阿里云均位列第一,占据超46%的市场份额。
简单说,央企和行业巨头都发出了大干快上新兴产业的承诺。
策略建议:大数据、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目前已经进入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广泛的阶段,这是银行相对可以大胆参与到企业融资需求中的。但另一方面,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行业试错的成本还很高,需要规避。
3.决策层高度重视医疗防护物资增产工作
政策要点:国务院领导人日前考察口罩等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保障情况时强调,多措并举增加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要在短时间内要进一步扩大全国口罩产能,力争早日实现日产过亿只。
国家药监局则表示:对于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和疫苗,将会争分夺秒完成技术审评,第一时间批准这些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抗击新冠肺炎;将继续密切跟踪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工作的需要,跟进最新科技攻关项目的成果和进展,做好应急审评审批准备,坚决打赢这场防控新冠肺炎的阻击战。
科技部表示,新冠肺炎有效药磷酸氯喹实际上在北京和广东一共是做了135例实验,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它治疗了轻症和普通症状病人是130例,整体来说效果不错。另外,瑞德西韦显示对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如果效果好的话,会一直保持和吉利德公司良好沟通,在人民利益第一前提下和吉利德一起找到合适的药物供给方法。
政策点评:目前国内口罩供应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价格趋于平稳。重点在于疫苗研发和特效药的实验研究。短期内(今年内)可能都还看不到有根本突破或者说就算再快也不太可能达到量产,而且这方面的研发资金都有国家财政保障。
据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透露,为优化疫情防控领域的金融服务,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根据银行业协会统计,仅银行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信贷支持已超过了2.5万亿元。
策略建议:目前围绕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防疫产品的出口,是疫苗研发之外的行业热点。目前中国对外提供的口罩数量可能已经超过50亿只,呼吸机订单已经排到9月份了。但在口罩上游的熔喷布供应短缺问题依旧存在。因此熔喷布价格仍在高位徘徊。但同时,针对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已研发出新的口罩材料和可多次使用的防护口罩品种。医疗防护用品行业内部的市场热点正在转移。
提请注意的是,由于熔喷布扩产和呼吸机上游零配件的国产化替代都是投入大,周期长,波动性大的工作,也要谨防一些入局较晚的企业投机行为,如果没有赶上疫情的发展变化节奏,也有可能造成不小的资金浪费,需要辩证看待风险问题。
4.农业农村部发布两政策力保粮食和农业丰收
政策要点: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4月21日至22日在河南、山东实地督导夏粮和生猪生产工作。胡春华强调,要保持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好势头,大力支持养殖场户补栏增养,加快新建、改扩建养猪场,多渠道增加种猪供应。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2月20日中央财政预拨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4亿元,用于支持各地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相关工作,其中,安排农区蝗虫防控0.3亿元。
农业农村部印发《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持续推进草地贪夜蛾防治,有效遏制大面积暴发成灾,努力夺取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农业农村部印发《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统筹作物和畜禽种业发展,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种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别是生猪稳产保供方面的重要作用。
政策点评: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一是保障在疫情影响之下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二是要防范草地夜贪蛾、蝗灾、非洲猪瘟等可能的病虫害影响农业产量。在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参与“三农”服务的同时,银保监会积极加强监管政策引领,对银行贷款中的普惠性涉农贷款等业务进行差异化管理。
此外,银保监会还鼓励有条件地区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自然资源资产等抵押融资,以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在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框架下,支持有条件地区稳慎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这也会产生新的农业板块机会。


                        

一行两会针对实体及金融业的六点关键监管表态                 
                                 
【博览财经分析】过去一周,一行两会在落实“六保”,以及要求金融业在稳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顶层要求下,发布了多项重要监管政策,其中有六点政策表述。投资者不能忽视,其将从中期层面影响监管层对银行信贷以及股市流动性的态度。需要投资者认真重视。
1.银保监会:各银行机构要持续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
2.银保监会:从推进包商银行等机构风险处置的经验教训;
3.央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
4.银监会:严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5 银监会:对损害客户信息安全行为零容忍;
6.证监会收紧窄基ETF审批,因同质化产品放大涨跌引争议。
1.银保监会:各银行机构要持续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
政策要点:4月2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监管政策引领,营造“三农”金融发展良好环境:各银保监局要加强考核引导,合理提升资金外流严重县的存贷比。各银行机构要持续加大对“三农”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单列涉农和普惠型涉农信贷计划。强化监管政策正向激励。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涉农主体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到期还款困难的适当予以展期、续贷或调整还款付息计划,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手续费及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
要优化“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涉农信贷产品服务创新,依法合规拓宽涉农贷款抵质押物范围,畅通涉农贷款风险缓释渠道,推动涉农保险产品创新。要推进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基本全覆盖。
要加强监管政策引领,营造“三农”金融发展良好环境。对普惠型涉农贷款和精准扶贫贷款不良率高于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年度目标3个百分点(含)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
确保2020年底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政策点评:在多国纷纷表态暂停粮食出口之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现在日益受到重视。向“三农”进行信贷倾斜不仅是维护粮食供应和社会问题的大局,在疫情好转叠加农产品涨价预期下,农业企业效应也会有很大好转,这对银行信贷算是比较优质的。梳理《通知》内容可见,银保监会促进2020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三农”领域的两大重点方向:加大银行机构对乡村产业涉农主体机构的信贷投放力度、推进农产品农机等领域的保险保障。
策略建议:《通知》特别提出了银行机构要精准对接疫情防控期间“三农”领域的信贷保险需求,足额保障粮食和重要“菜篮子”品种保供的信贷供给,加强对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卫生防疫方面的融资支持,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乡村旅游产业、种植养殖业、农副产品生产以及农民工返工复工就业等金融支持力度。在政策大势下,银行保险机构应发挥基层网点信息资源优势,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交易信息、创造交易机会,促进银企对接、企企合作,助力涉农主体渡过疫情灾害难关。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单列涉农机构和普惠型涉农信贷计划,在保持同口径涉农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完成差异化的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考核目标。农发行、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实现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自身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对普惠型涉农贷款在全部贷款中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可以向上级监管部门申请在监管上实施差异化考核。
2.银保监会:从推进包商银行等机构风险处置的经验教训
政策要点: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介绍,目前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去年,银保监会针对股东股权与关联交易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查处了3000多个违规问题,清理了1400多个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东。自2018年起,银保监会对农村中小机构开展了专项排查,目前已责令违规股东转让股权33.4亿股,对74家机构合计处罚5165万元。
曹宇介绍,在包商银行等机构风险处置化解过程中,银保监会把清理违规股东股权、开展市场化兼并重组作为重要抓手,目前包商银行等机构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工作正有序推进。对于社会较为关注的其他问题机构,相关股权重组方案已相继出台,涉及的问题股东正有序清退。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加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建设仍任重道远。曹宇介绍,当前,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重点是:加强党的领导与加强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开展公司治理评估,强化“三会一层”履职监督和问责,优化股东结构,严格把关股东资质,规范股东行为。特别是银保监会发布了股权管理办法和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推动相关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政策点评:中小银行仍然是银行体系主要的风险所在。公司治理问题尤其在中西部城商行比较严峻,不排除还会有新的风险暴露。
3.央行召开金融市场工作会议,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
政策要点:央行2月21日召开2020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2020年要促进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提高货币市场稳健性。采取量化目标、改革完善政策环境和约束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等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政策点评:央行将继续围绕缓解小微融资难作为核心政策目标,而且仍将是“以量而非价”作为政策重点。
4.银监会:严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政策要点:针对近日深圳房抵经营贷资金流向问题,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在深圳确实出现这样的情况,监管部门深圳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在这几天都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肖远企指出,贷款一定要按照申请贷款时的用途真实使用资金,不能够挪用,如果是通过房产抵押申请的贷款,包括经营和按揭贷款都必须要真实遵循申请时的资金用途。他表示,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一定要监控资金流向,确保资金运用在申请贷款时的标的上,对于违规将贷款流入到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5 银监会:对损害客户信息安全行为零容忍
政策要点:近期有报道指出,银行保险机构售卖客户信息多达数百万条。对此,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黄洪表示,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银行保险机构网络安全工作,尤其把客户信息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始终对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损害客户信息安全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一经发现,将严肃依法查处,严厉打击。
黄洪介绍,银保监会几日前就已监测到了不法分子在境外发布的售卖信息,并立即部署相关机构进行全面排查。随后,相关机构也陆续发表了澄清的声明。经查,被贩卖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黑客伪造或拼凑的。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坚持监管为民的理念,进一步强化银行业、保险业网络安全监管,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继续加大相关工作力度,进一步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金融环境,切实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6.证监会收紧窄基ETF审批,因同质化产品放大涨跌引争议
政策要点:市场有消息传出,证监会暂缓了半导体、5G、新能源车等前期火爆的行业ETF产品的申报,同时对流动性不佳的原油等大宗商品ETF,亦予以叫停。
而实际上,监管收紧的不只是科技、新能源车这些热门ETF,而是严卡全行业的窄基ETF,主要监管指标包括指数成分股流通市值占全市场的比例、成分股交易活跃度等等,以及基金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投研能力。
证监会官网公布的审批进度表也可以印证上述说法。自3月以来,监管就再也没有受理窄基ETF产品,众多新申产品都仅停留在“接收材料”阶段。
据证监会最新一期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显示,自3月初至4月10日,证监会仅受理了2只ETF基金,且均为宽基ETF,分别是兴业基金新申报的上证50ETF和工银瑞信新申报的MSCI中国A股ETF。
但同时,证监会的审批进度表显示,自3月初至4月10日同期,有南方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ETF、华夏中证文娱传媒ETF等多只行业ETF申报,但证监会对此均未受理,目前审批状态仍停留在“接收材料”,甚至连新基建ETF和湖北新旧动能转换ETF等明显带有政策导向的ETF产品也未得到受理。
政策点评:对于监管收紧窄基ETF审批的原因,有公募人士表示,窄基ETF的成分股本来就比较少,再加上各大基金公司会在风口追风发行市场热点相关的ETF,比如前期火爆的科技类ETF,成分股同质化严重,这很容易发生资金扎堆效应,进而助涨助跌。
这一问题对于中小盘个股来说更为突出。例如,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科技股行情高歌猛进,基金公司也扎堆发行5G、芯片、新能源汽车等主题ETF,并遭到火热抢购,资金通过ETF集中涌入部分科技股,股价水涨船高;但在今年3月,随着市场大幅下跌,资金从科技类ETF流出,这对于一些盘子较小的科技股来说,也加剧了股价波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通达信专业版破解版Level2破解mpv ( 晋ICP备19002725号 )

晋ICP备19002725号

GMT+8, 2024-10-30 10:22 , Processed in 0.0762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X3.4

© 2021-20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